Jul
27
借錢消費,本是平常事,很多人都會這樣做,借錢可以帶動著消費。但借去的錢沒有收回來,債仔沒有還債能力,我們是應該繼續借錢給債仔?還是借錢給有還債能力的債仔呢?
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已突破二萬億美元,儲備太多反而成了包袱,因為要把這麼大的一筆錢保管好並不容易,不要說增值,單是要避免貶值也不容易。借錢給外國人,不如借錢給中國的農民,可以開闊內銷市場。這樣做,一樣可以令中國大陸的工廠繼續有工開,而且得益者將會是大陸的農民,而不是那些外國。表面上,大陸的農民比外國的消費者窮,但他們的還款能力不一定比外國的消費者差。
外國的消費者早已入不敷支,欠債累累;他們連舊債都未清,怎有能力還新債?繼續借錢給這樣的債仔,註定收不回。況且,他們多是借錢來消費,不會增加他們的還債能力。
相反,中國大陸的農業生產依然相當落後,無論在科技應用、生產模式,以致在市場效益上,都與國際的先進水準有一定的距離,存在著大量發展空間。因此,把資金投在中國大陸的農村,可生產的回報,絕對不會比投在外國的消費市場差,令借給農民的錢不致無得還。現時,中國已不缺錢,與其讓農民用原始的方法去作資本積累,不如透過國家的政策,令金融機構的資金可以大量流入農村。中國大陸借錢給外國消費,不如借錢給自己的農村,協助農村走向現代化。